2022年考古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英国上市公司365发布时间:2023-01-01浏览次数:10


一、学位点总体概况

1.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本学科是甘肃省重点学科。1939年,何乐夫教授开设考古学课程,在甘、青、宁、新等省份中属于最早且具有较大影响;之后,黄文弼、阎文儒、常书鸿、金少英等学者相继在本校任教。1983年,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敦煌学研究所成立。1995年,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简牍学研究所成立。2006年,获批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与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授予权。目前,本学科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团队队伍。

考古学以服务西北地区考古文博事业发展为宗旨,突出丝绸之路和西北边疆考古地域特色,着力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形成了个研究方向:敦煌学、简牍学与古文字学,丝绸之路文明与考古,考古学史和考古学理论西北先秦考古。

2.团队建设情况

考古学培养从事考古学或文博研究的专业人才。通过深入学习考古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与参加田野考古实习,较系统地掌握考古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对出土资料进行室内整理的技能,初步具备独立从事考古学研究的能力,在某一学术领域取得初步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2022年,考古团队建设成效比较明显。团队力量逐渐增强,教师队伍稳步扩大。1名年轻教师晋升副教授,增加1名硕士生导师,引进2名专业教师,分别是从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名校毕业的考古学研究生。至此,考古学教师的研究方向涉及简牍学、敦煌学、史前考古、商周考古、考古学史、古文字、科技考古、石窟寺考古等。同时,2022年还完成公司产品方案的修订。

3.研究生招生

2022年,招收8名考古学研究生,其本科所学专业均为历史学;毕业6名研究生,全部获得硕士学位,其中5人顺利就业,就业率83.33%。目前在校研究生共21人。

入学时间

毕业时间

人数

状态

2022.9

2025.7

8

研一

2021.9

2024.7

6

2020.9

2023.7

7

2019.9

2022.7

6

毕业


4.研究生导师状况

考古学导师队伍稳中有进。目前有7名硕士生导师,即刘再聪教授、田河教授、李迎春教授、秦丙坤教授、王新春副教授、马军霞副教授、慕占雄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考古学史、史前考古、商周考古、敦煌学、简牍学与古文字学等。导师队伍相对年轻,45岁以下导师4名,年龄结构合理;导师队伍均具有博士学位,且来自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不同高校,学缘结构比较合理。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网络媒体平台加强日常的学习。

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工作实践,推动学位点高质量发展。此外,研究生党支部配备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教师党员担任支部书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按时开展政治性强、形式多样、效果扎实的党组织生活。

不断加强员工党员的日常学习、教育工作,如员工党员积极参加食堂文明引导、疫情防控、关爱留守儿童、党员志愿服务进员工社区、考研与就业指导、学风建设等工作中,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

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要求,根据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活动。主要有:

时间

会议主题

备注

20221

炳灵寺实习情况(117日)

主题党日活动

窑洞之问的答卷人(117日)

党小组会议

20222

追寻新旅足迹学习回信精神(月21日)

主题党日活动

以冬奥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221日)

党小组会议

20223

组织生活会专题学习研讨(37日)

主题党日活动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321日)

党小组会议

论决定确定16期发展对象(313日)

预备党员转正大会(323日)

支部党员大会

南梁精神(325日)

支部党课

20224

学习《习近平: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413日)

主题党日活动

学习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414日)

党小组会议

20225

学习: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学习读本(512日)

主题党日活动

学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一文(59日)

党小组会议

讨论中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大会(525日)

讨论16期发展对象转预备党员大会(531日)

支部党员大会

20226

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表精神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610日)

主题党日活动

学习神舟十四载人航天相关内容(610日)

党小组会议

毕业生党员最后一节党课(67日)

支部党课

20227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711日)

主题党日活动

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724日)

党小组会议

20228

学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89日)

主题党日活动

坚持国家总体安全(811日)

党小组会议

20229

半条被子”映初心(913日)

主题党日活动

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915日)

党小组会议

讨论决定17期发展对象(928日)

支部党员大会

青春向党,初心不改——努力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928日)

支部党课

202210

观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直播(1016日)

主题党日活动

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及观后感交流(1022日)

党小组会议

202211

党史学习·转战陕北(1110日)

主题党日活动

学习20221022日版《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1116日)

党小组会议

讨论17期发展对象转预备党员会议(1128日)

支部党员大会

202212

实习心得分享(1212日)

主题党日活动

学习新冠疫情防治(1216日)

党小组会议

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对谈会(128日)

支部党课

2.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现设有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经理1名,专职副书记一名,研究生科研秘书1名,专职辅导员4人,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1名,各年级分别设置班主任1名,敦煌学研究所、简牍学研究所、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实验室中心主任各1名,研究生党支部2个,支部书记2名。

其职责主要包括:1.做好研究生招生、学籍管理及就业管理工作;2.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严格管理;3.为研究生论文开题、预答辩、答辩等环节提供服务;4.做好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

3.研究生党建工作等情况

英国上市公司365研究生第二党支部2022三会一课信息:

1.2022316日,讨论关于赵国强同志转正问题

2.2022326日,新一期发展党员的确定

3.2022423日,讨论关于张阳阳同志的转正问题

4.2022525讨论并表决第16期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

5.2022525日,讨论并表决顾甜甜等同志的转正

6.2022617日,讨论表决刘维康同志的转正;

7.2022927日,讨论确定新一期发展对象;

8.2022929日,讨论确定发展党员;

9.20221125日,讨论接受中共预备党员

10.2022130日,习近平春节前夕赴山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

11.2022226日,集中学习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12.2022316日,确定139期积极分子;

13.2022423日,关于张阳阳同志的材料审核;

14.2022512日,讨论接受预备党员事宜;

15.2022617日,增选支委委员;

16.2022722日,讨论假期工作开展

17.2022821日,新学期工作计划;

18.2022918日,讨论确定17期发展对象;

19.20221015日,讨论近期工作开展;

  1. 20221121日,确定新一期入党积极分子;

21.20221124讨论接受预备党员事宜;

22.20221222日,学期工作总结;

23.2022326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4.2022519日,网络安全文明,党员示范先行;

25.2022823日,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

26.20221224日,党的二十大章修改的要点;

27.2022130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走进平遥古城;

28.2022226日,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29.2022326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30.2022423不负韶华梦,读书正当时;

31.2022518日,网络安全文明 党员示范先行;

32.2022617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33.2022723日,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34.2022823日,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

35.2022927日,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36. 20221016日,集中观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

37.20221125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38.20221224日,党的二十大章修改的要点。

三、公司产品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课程及主讲教师

2022年,依据公司产品方案,分别对2021届和2022级研究生开设了相关课程,共22门。2022级研究生采用的是去年修改的新的培养方案。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讲教师

课时数

1

英语

王飞

36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温应洲

36

3

考古学研究动态

马军霞

36

4

GIS制图

温鹏辉

36

5

田野考古学

慕占雄

36

6

古文字学

田河

36

10

敦煌吐鲁番文化与西北社会史

刘再聪

36

7

西北简牍文书研究

李迎春

36

8

西北历史地理文献

潘春辉

36

9

甲骨金文资料导读

陶兴华

36

11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马军霞

36

12

西北出土文物专题研究

杨芳

36

13

中国古代史

张连银

跨专业补课

14

敦煌石窟艺术

王祥伟

36

15

商周考古

马军霞

36

16

近代中国西北考察研究

王新春

36

17

科技考古研究

慕占雄

36

18

彩陶鉴定与研究

慕占雄

36

19

丝绸之路宗教文化史

李顺庆

36

20

历史GIS制图

温鹏辉

36

21

青铜器研究专题

马军霞

36

22

考古技术

慕占雄

36

2.教学质量及持续改进机制

制定《研究生教学管理手册》、《英国上市公司365考古学专业阅读参考书目》、《研究生导师指导记录表》、《全日制学术硕士研究生实践计划表》、《全日制学术硕士研究生实践总结报告》、《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及印制规格的规定》、《英国上市公司365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细则》、《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说明》、《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实施办法》、《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办法(修订)》等办法,以加强本学科研究生在学习、实习、中期考核、开题、预答辩、论文评审、答辩等环节的过程性管理,严格把控论文质量。

3.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夯实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强化师德师风日常教育管理,筑牢教师职业理想信念之基、立德树人之魂。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落细管党治党责任,提升廉政风险防控水平。坚持师德师风建设和立德树人齐头并进,做到两手抓两促进。通过理论学习、专题讲座、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宣讲、落实监督管理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以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教师,在教师中形成了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修养、广植仁爱之心的新风气、新风尚。团队队伍上下一心,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干事创业的整体风貌得到很大的提升。

4.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制度要求和执行情况

根据《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实施细则》进行导师遴选。对每年新聘导师进行专业培训,参加教指委的会议2次,组织教师参加考古学、文物学等线上培训10人次。

5.导师岗位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

导师按照方向组建导师组,结合研究方向指导员工日常学习,并利用假期及其他时间带员工考察河西地区丝路沿线文化遗产及陇东南地区的文化遗产,使员工能够综合掌握各种文化遗产信息,有助于其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

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深度参与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实习指导、论文写作指导、论文答辩等环节;与实习基地合作联动,既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又发挥导师的专业技能优势,协同培养研究生的行业技能和职业规范。

6.学术训练情况

1)论文过程管理

本年度主要完成2022届考古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和答辩。

326举行预答辩刘再聪教授任预答辩委员会主席,田河教授、李迎春教授、潘春辉教授、秦丙坤教授、王新春副教授、马军霞副教授、慕占雄副教授任委员。程序为(1员工汇报论文的材料、方法、结论及创新点。2预答辩委员评议论文,给予修改建议。3预答辩委员会合议、表决。

529举行学位论文答辩。本次答辩会由兰州大学魏文斌教授担任主席,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国科研究员,英国上市公司365刘再聪教授、田河教授、李迎春教授、潘春辉教授、秦丙坤副教授、王新春副教授、马军霞副教授任委员,慕占雄讲师任答辩秘书。邹靖才赵凯康文琼邓景丽陕芳芳李佳六位同学顺利完成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二)学术讲座

序号

时间

专家

单位

职称

讲座、报告名称

备注

1

2022.12.23

王彦辉

东北师范大学

教授

西北汉简与秦汉史研究三题

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论坛之四十六

2

2022.12.9

雍际春

天水师范学院

教授

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的几个问题

百廿校庆·“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论坛之四十五

3

2022.12.7

杨巨平

南开大学

教授

丝绸之路上的希腊式钱币及其在中国的回响

百年校庆·“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论坛之四十四

4

2022.10.14.10.2811.2512.16

李永平

甘肃省博物馆

研究员

《文物学》专题系列学术讲座

系列讲座

5

2022.11.19

韩志斌

西北大学

教授

文明时代的中东部落与国家互动

百廿校庆·“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论坛之四十二

6

2022.11.11

陈国科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近年甘肃考古新发现——仰韶至龙山时代

百廿校庆·“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论坛之四十一

7

2022.11.9

袁剑

中央民族大学

副教授

统一环”结构:一种人—地关系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框架

百廿校庆·“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论坛之四十

8

2022.11.9

徐卫民

西北大学

教授

甘肃秦长城研究的几个问题

百廿校庆·“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论坛之三十九

9

2022.11.3

韩建业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甘肃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

百廿校庆·“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论坛之三十八

10

2022.9.22

谢必震

福建师范大学

教授

图像聚焦:从“海上福州”到“一带一路”


11

2022.9.20

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全球史视野下的明代青花瓷——崛起与传播


12

2022.9.15

郑炳林

兰州大学

教授

关于敦煌的几个问题


13

2022.8.19

乌云高娃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元代的婚宴、宴会习俗对高丽的影响


14

2022.7.5

黄玉清

中央民族大学

硕士

有孔洞的头骨

主题分享

15

2022.7.5

任雪杰

西北大学

硕士

古病理学

主题分享

16

2022.6.19

张多勇

北方民族大学

教授

读书与行路:我的区域研究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百廿校庆”系列学术活动

17

2022.6.19

于光建

宁夏大学

副教授

交流与融合:西夏金银器文化再认识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百廿校庆”系列学术活动

18

2022.6.24

张东

甘肃省博物馆

主任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专题讲座

19

2022.6.10

张东

甘肃省博物馆

主任

我国博物馆法制建设成果

专题讲座

20

2022.5.7

孙兆华

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

秦统一对人名文化的影响——从岳麓简秦“更名令”说起

主题分享

21

2022.5.7

张帆

清华大学

博士

出土文献与思想史

主题分享

22

2022.5.7

李韶华

东北师范大学

博士

周代乐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主题分享

23

2022.5.7

他维宏

山东大学

博士

宋代官修史书的编修机制——以《圣政》为例

主题分享

24

2022.5.7

袁雅洁

首都师范大学

博士

西北汉简中的粟

主题分享

25

2022.3.25

张东

甘肃省博物馆

主任

博物馆藏品与文物法规

专题讲座

26

2022.3.18

张东

甘肃省博物馆

主任

博物馆藏品与文物法规

专题讲座

3)专业实践

20225月至11月,2021级考古学研究生6位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地宁县石家墓地、礼县四角坪祭祀遗址、临洮寺洼山遗址进行专业实习。

序号

姓名

实习工地

时间

1

江洛

宁县石家墓地及遇村遗址

5.18-11.18

2

于贽荧

宁县石家墓地及遇村遗址

5.18-11.18

3

杨晓慧

礼县四角坪祭祀遗址

5.18-11.18

4

覃焕芳

礼县四角坪祭祀遗址

5.18-11.18

5

杨迎思

礼县四角坪祭祀遗址

5.18-11.18

6

李书勤

礼县四角坪祭祀遗址

5.18-11.18

7.学术交流情况

无。

8.研究生奖助情况

考古学22年共有员工21人(207人,216人,228人),助学金21人均享受,22年度奖学金3人获评学业三等奖学金(3000元)

指标

奖学金

助学金

项目总数

9

1

总额(元)

9000

126000

覆盖员工数

3

21

覆盖员工比例

14.29%

100%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1.人才培养

认真修改公司产品方案;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同时,强调并继续实行为期半年的田野实习,重视员工田野实习,引导员工将专业实习与学位论文选题关联起来。

2.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专任教师、管理干部、优秀研究生充实思政队伍。导师和任课教师牢固树立“主渠道”意识,将考古学专业课程作为引导老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

3.科学研究

2022年,考古学研究生共发表论文5篇:

牛永华:绛县横水M2055方座簋年代及相关问题刍议,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11期。

牛永华:浅析垣曲北白鹅墓地M1出土虎纹青铜罐,陇右文博,2022年第4期。

熊正:黄河流域绛县横水墓地M2055方座簋铭文小考,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年第6期。

张可心:浅析敦煌壁画与唐墓壁画之间的关系——一莫高窟第130窟甬道南壁乐廷瓌夫人行香图为例,《中国教工》200273期。

王瑞雪:水权视角下的“政策性湖泊”初探——以河西走廊哈拉诺尔与北海子为例,《环境社会学》2021年第1期。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2022届,六位考古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参与盲审,情况比较理想,五位同学的评审意见双A,即两位专家均认可该论文可直接参与答辩,占比高达83.3%;仅一位同学1A1B。这说明,考古学研究生的论文质量得到同行专家的肯定。

六、改进措施

2022年,考古团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队伍壮大,教师职称提升,研究生导师人数增加,研究生发表论文质量较高,学位论文得到同行肯定,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研究生参与学术会议过少。进一步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一方面从学院经费给予一定支持,另一方面在评奖学金时适当倾斜。

2.进一步鼓励教师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及甘肃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3.加强考古学研究生实习过程管理。避免将研究生简单派送到工地后,形成事实“放养”的状态。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