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古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英国上市公司365发布时间:2024-01-01浏览次数:10


一、学位点总体概况

1.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本学科是甘肃省重点学科。1939年,何乐夫教授开设考古学课程,在甘、青、宁、新等省份中属于最早且具有较大影响;之后,黄文弼、阎文儒、常书鸿、金少英等学者相继在本校任教。1983年,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敦煌学研究所成立。1995年,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简牍学研究所成立。2006年,获批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与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授予权。目前,本学科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团队队伍。

考古学以服务西北地区考古文博事业发展为宗旨,突出丝绸之路和西北边疆考古地域特色,着力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形成了四个研究方向:先秦考古、丝绸之路文明与考古、专门考古(敦煌学、简牍学)。

2.团队建设情况

考古学培养从事考古学或文博研究的专业人才。通过深

入学习考古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与参加田野考古实习,较系统地掌握考古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对出土资料进行室内整理的技能,初步具备独立从事考古学研究的能力,在某一学术领域取得初步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2023年,考古团队建设成效比较明显。团队力量逐渐增强,教师队伍稳步扩大。1名年轻教师晋升副教授,增加1名硕士生导师,引进2名专业教师,分别是从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毕业的考古学研究生。至此,考古学教师的研究方向涉及简牍学、敦煌学、史前考古、商周考古、汉唐考古、考古学史、古文字、科技考古、冶金考古、石窟寺考古等。同时,2023年还完成公司产品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

3.研究生招生

2023年,招收10名考古学研究生,其本科所学专业为历史类占比100%;毕业7名研究生,全部获得硕士学位,其中7人均顺利就业,就业率100%,其中4人升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在校研究生共24人。

入学时间

毕业时间

人数

状态

2023.9

2026.7

10

研一

2022.9

2025.7

8

研二

2021.9

2024.7

6

研三

2020.9

2023.7

7

毕业

4.研究生导师状况

考古学导师队伍稳中有进。目前有10名硕士生导师,即李并成研究员、刘再聪教授、秦丙坤教授、李迎春教授、田河教授、杨芳副教授、马军霞副教授、王新春副教授、慕占雄副教授、温鹏辉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考古学史、史前考古、商周考古、敦煌学、简牍学与古文字学等。导师队伍相对年轻,45岁以下导师5名,年龄结构合理;导师队伍均具有博士学位,且来自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不同高校,学缘结构比较合理。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网络媒体平台加强日常的学习。

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工作实践,推动学位点高质量发展。此外,研究生党支部配备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教师党员担任支部书记。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依时依规开展政治性鲜明、形式丰富多元、成效显著扎实的党组织生活,确保党支部建设工作规范有序、稳步提升,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学位点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1.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

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要求,根据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活动。主要有:

时间

会议主题

备注

20231

学习国家习近平2023年新年贺词

主题党日活动

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

党小组会议

20232

学习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主题党日活动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党小组会议

20233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主题党日活动

擘画中俄关系发展愿景为世界和平进步提供启迪--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

党小组会议

20234

毕业生就业问题座谈会

主题党日活动

广大党员干部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党小组会议

20235

学习二十大精神

主题党日活动

学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党小组会议

20236

从百年党史中看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

主题党日活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著作选读》

党小组会议

20237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遵循

主题党日活动

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党小组会议

20238

近代以来中国强军路

主题党日活动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党小组会议

20239

忆光辉党史;党旗引领风帆劲,喜迎国庆话初心

主题党日活动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党小组会议

202310

观看电影《志愿军》

主题党日活动

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党小组会议

202311

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主题党日活动

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党小组会议

202312

学习感受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主题党日活动

交融与互鉴:云冈文化的多元与融合

党小组会议

2.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现设有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经理1名,专职副书记一名,研究生科研秘书1名,专职辅导员4人,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1名,各年级分别设置班主任1名,敦煌学研究所、简牍学研究所、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实验室中心主任各1名,研究生党支部2个,支部书记2名。

其职责主要包括:1.做好研究生招生、学籍管理及就业管理工作;2.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严格管理;3.为研究生论文开题、预答辩、答辩等环节提供服务;4.做好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

3.研究生党建工作等情况

英国上市公司365研究生第二党支部2023三会一课信息:

1. 2023316日,组织进行《二十大会议》党课学习。

2.2023321日,讨论关于18期发展对象问题。

3.2023516日,组织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党课学习。

4.2023531日,讨论关于18期发展对象转为预备党员的问题。

5.2023914日,进行支部换届大会。

6.2023914日,组织进行《守初心担使命,做时代有为青年》党课学习。

7.2023921日,讨论确定19期发展对象。

8.2023927日,补选19期发展对象。

9.20231028日,讨论关于朱新雨同志转为正式党员的问题。

10.20231028日,组织进行《红旗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百年传砥》党课学习。

11.2023119日,讨论关于黄岩同志转为正式党员的问题。

12.20231119日,讨论关于19期发展对象转为预备党员的问题。

13.20231128日,讨论关于查怡磊同志转为正式党员的问题。

三、公司产品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课程及主讲教师

2023年,依据公司产品方案,分别对2022届和2023级研究生开设了相关课程,共22门。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讲教师

课时数

1

英语

王飞

36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温应洲

36

3

考古学研究动态

马军霞

36

4

GIS制图

温鹏辉

36

5

田野考古学

慕占雄

36

6

古文字学

田河

36

7

西北简牍文书研究

李迎春

36

8

西北历史地理文献

潘春辉

36

9

甲骨金文资料导读

陶兴华

36

10

敦煌吐鲁番文化与西北社会史

刘再聪

36

11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马军霞

36

12

西北出土文物专题研究

杨芳

36

13

中国古代史

张连银

跨专业补课

14

敦煌石窟艺术

王祥伟

36

15

商周考古

马军霞

36

16

近代中国西北考察研究

王新春

36

17

科技考古研究

慕占雄

36

18

彩陶鉴定与研究

慕占雄

36

19

丝绸之路宗教文化史

李顺庆

36

20

历史GIS制图

温鹏辉

36

21

青铜器研究专题

马军霞

36

22

考古技术

任雪杰

36

2.教学质量及持续改进机制

制定《研究生教学管理手册》、《英国上市公司365考古学专业阅读参考书目》、《研究生导师指导记录表》、《全日制学术硕士研究生实践计划表》、《全日制学术硕士研究生实践总结报告》、《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及印制规格的规定》、《英国上市公司365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细则》、《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说明》、《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实施办法》、《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办法(修订)》等办法,以加强本学科研究生在学习、实习、中期考核、开题、预答辩、论文评审、答辩等环节的过程性管理,严格把控论文质量。

3.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夯实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强化师德师风日常教育管理,筑牢教师职业理想信念之基、立德树人之魂。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落细管党治党责任,提升廉政风险防控水平。

坚持师德师风建设和立德树人齐头并进,做到两手抓两促进。通过理论学习、专题讲座、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宣讲、落实监督管理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以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教师,在教师中形成了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修养、广植仁爱之心的新风气、新风尚。团队队伍上下一心,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干事创业的整体风貌得到很大的提升。

4.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制度要求和执行情况

根据《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实施细则》进行导师遴选,对每年新聘导师进行专业培训,并对新聘导师配备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新聘导师开展研究生指导工作。

5.导师岗位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

导师按照方向组建导师组,结合研究方向指导员工日常学习,并利用假期及其他时间带员工考察河西地区丝路沿线文化遗产及陇东南地区的文化遗产,使员工能够综合掌握各种文化遗产信息,有助于其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

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深度参与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实习指导、论文写作指导、论文答辩等环节;与实习基地合作联动,既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又发挥导师的专业技能优势,协同培养研究生的行业技能和职业规范。

6.学术训练情况

1)论文过程管理

本年度主要完成2023届考古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和答辩。

320日举行预答辩,刘再聪教授任预答辩委员会主席,李迎春教授、潘春辉教授、秦丙坤教授、王新春副教授、马军霞副教授、慕占雄副教授、王艳杰讲师、高嫣助教、王艳杰助教、吴兴翔助教任委员。程序为(1)员工汇报论文的材料、方法、结论及创新点。(2)预答辩委员评议论文,给予修改建议。(3)预答辩委员会合议、表决。

529日举行学位论文答辩。本次答辩会由兰州大学魏文斌教授担任主席,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吴荭、王永安研究员,英国上市公司365刘再聪教授、李迎春教授、秦丙坤副教授、王新春副教授、马军霞副教授、慕占雄副教授任委员,任雪杰助教任答辩秘书。覃焕芳、于贽荧、李书勤、杨晓慧、杨迎思、江洛六位同学顺利完成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2学术讲座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职称/

报告题目

时间

备注

1

寇克红

高台县文物局

研  究

馆  员

高台十六国简牍帛书与

河西历史

2023

12

主题报告

2

曹学文

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

副研究馆  员

 “建弘题记”研究现状与

思考

2023

12

主题报告

3

孙晓峰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研  究

馆  员

中古时期麦积山石窟造像艺术渊源和影响

2023

13

主题报告

4

贾建威

甘肃省博物馆

研  究

馆  员

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的展示传播

2023

14

主题报告

5

项一峰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研  究

馆  员

麦积山石窟对丝绸之路佛教造像的影响

2023

14

主题报告

6

高启安

兰州财经大学

教  授

丝绸之路饮食器具的传来

2023

15

主题报告

7

张晓东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馆  长

河西明长城肃州卫戍守

官兵见闻

2023

15

主题报告

8

杨秀清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研  究

馆  员

敦煌童蒙教育文献及其思想史意义

2023

15

主题报告

9

张  勇

吐鲁番

文物局

党  组

书  记

吐鲁番文物资源与吐鲁番学研究

2023

36

主题报告

10

原新荣

兰州物道文化传媒


制陶工艺实验应用技术

2023

328

现场教学

11

张德芳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研究员

简牍文书整理与研究——也谈悬泉汉简与丝绸之路

2023

427

主题报告

12

张小宁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助理研究  员

甘肃庆阳南佐遗址考古

新发现

2023

52

主题报告

13

项一峰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研  究

馆  员

麦积山石窟艺术造像

2023

54

现场教学

14

孙晓峰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研  究

馆  员

法相庄严:麦积山泥塑造像与佛教艺术的中国化历程

2023

54

主题报告

15

雍际春

天水师范

公司

教  授

早期中西文化管窥——

以天水地区为中心

2023

54

主题报告

16

刘绍刚

清华大学

研究员

草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匆匆不暇草书”——基于简牍草书的考察

202358

主题报告

17

李  君

山西大学

教  授

泥河湾:东方远古人类的

家园

2023

627

主题报告

18

李  君

山西大学

教  授

文物学、博物馆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2023

629

主题报告

19

张  东

甘肃省

博物馆

副研究馆  员

博物馆团队建设与

人才培养

2023

629

主题报告

20

孙家洲

中国人民

大学

教  授

从出土秦简两诏书谈秦史新识

2023

825

主题报告

21

张德芳

西北师范

大学

研究员

西北汉简整理研究中的

几个问题

2023

825

主题报告

22

侯旭东

清华大学

教  授

遗址出土简牍研究的五种路径

2023

825

主题报告

23

刘国胜

武汉大学

教  授

战国两汉丧葬文书整理与研究

2023

825

主题报告

24

陈松长

武汉大学

教  授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中的隶书异写现象分析

2023

826

主题报告

25

沈  刚

吉林大学

教  授

西北汉简中的印文誊录与地方文书行政

2023

826

主题报告

26

胡兴军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  究

馆  员

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发现与研究

2023

911

主题报告

27

陈  苇

湖北大学

教  授

成都平原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考古学观察——兼论西北地区的文化传播

2023

915

主题报告

28

雍际春

天水师范

公司

教  授

化干戈为玉帛:秦与西戎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2023

109

主题报告

29

张俊民

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汉简与西北史地研究

2023

1010

主题报告

30

高启安

兰州财经大学

教  授

 “五毒”信仰史料考索——以汉代鬼灶模印图像为

中心

2023

1030

主题报告

31

董玉祥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

研究员

河西走廊石窟的调查与

研究

2023

1122

主题报告

32

李大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编  审

天下国家”视域下的“中国”与“边疆”

2023

1126

主题报告

33

黄寿成

陕西师范

大学

教  授

十六国时期河西政权的民族融合与文化趋同

2023

125

主题报告

34

谢乃和

东北师范

大学

教  授

从中国本土“封建”理论看夏商周三代社会形态

2023

129

主题报告

35

谢乃和

东北师范

大学

教  授

简牍学与先秦史研究

2023

1210

主题报告

3)专业实践

20234月至11月,2022级考古学研究生8位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地宁县石家墓地、庆阳南佐遗址、临洮县寺洼遗址、礼县四角坪遗址等进行专业实习。

序号

姓名

实习工地

时间

1

丁瑜

宁县石家墓地及遇村遗址

4.14-11.30

2

张欢

宁县石家墓地及遇村遗址

4.14-11.30

3

姜继新

宁县石家墓地及遇村遗址

4.14-11.30

4

贺兰竹

庆阳南佐遗址

4.17-10.10

5

沈孝莉

庆阳南佐遗址

4.17-10.10

6

刘向科

临洮县寺洼遗址

4.26-11.24

7

李昊

礼县四角坪遗址

6.26-11.17

8

杨馨平

礼县四角坪遗址

6.26-11.17

7.学术交流情况

2023年,考古学研究生考察麦积区放马滩遗址和樊家城汉代城址、秦州区七里墩遗址、麦积区寺坪遗址及樊家城西区等史前遗址。

2023年考古学研究生与天水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文物保护实验室开展的陶器分析实验项目的交流学习。

8.研究生奖助情况

考古学23年有员工207人、216人,228人,2310人,助学金上半年21人均享受,下半年24人均享受;23年度奖学金2人获评学业二等奖学金(6000元),2人获评学业三等奖学金(3000元)。

指标

奖学金

助学金

项目总数

3

1

总额(元)

12000

135000

覆盖员工数

3

上半年21,下半年24

覆盖员工比例

14.29%

100%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1.人才培养

认真修改公司产品方案;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同时,强调并继续实行为期半年的田野实习,重视员工田野实习,引导员工将专业实习与学位论文选题关联起来。

2.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专任教师、管理干部、优秀研究生充实思政队伍。导师和任课教师牢固树立“主渠道”意识,将考古学专业课程作为引导老员工树立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

3.科学研究

考古学研究生科研项目1项:

沈孝莉、徐莎莎主持《洮河流域齐家文化制陶工艺和原料产地研究》获批2023年省级研究生“创新之星”项目。

考古学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2篇:

把文琦浅析“夺簋”铭文中反映的西周官僚册命及体系[J].文化产业,2023,(08):61-63.

张震东大杖子墓地所见东周辽西地区文化交融与演进[J].丝绸之路,2023,(02):169-177.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2023届,七位考古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参与盲审,情况比较理想,两位位同学的评审意见双A,即两位专家均认可该论文可直接参与答辩;五位同学1A1B。这说明,考古学研究生的论文质量得到同行专家的肯定。

六、改进措施

2023 年,考古学科的发展呈现出稳步前进的态势。在团队建设方面,团队力量得以充实,教师职称晋升有所突破,研究生导师队伍持续扩大,研究生学术论文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学位论文也获得了同行的广泛认可。但是,学科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研究生参与学术会议的机会较少。为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学院应从经费上提供有力支持,确保研究生有足够的资金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在奖学金评定时,对积极参与学术会议的研究生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以此激发研究生参与学术会议的积极性。

其二,需进一步推动教师深入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工作,促使其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以及甘肃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发挥学科优势,提升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其三,要强化考古学研究生实习阶段的管理工作。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研究生实习各环节,杜绝将研究生派往实习工地后,出现 “放养” 的不良状况,切实提升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17